网络电话诈骗频发中山银行职员成首选目标
假警察一个电话骗银行职员200万
“电信职员”、“警察”逐一粉墨登场,以“电话欠费、涉洗黑钱”为幌子,骗走小榄一银行职员200万元。记者日前从中山市公安局了解到,临近年关中山市此类案件呈高发态势,最近两月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106宗,涉案总额近600万元,其中就包括上述银行职员被骗走近200万元。中山警方目前已经连破4起诈骗案,追缴赃款6万余元。
1月23日,中山市小榄公安分局接到某银行职员梁某报案称,1月6日13时许,其接到“10000”号的电话,一自称是电信职员的女子称其在广州市花都区开通的固定电话欠费。
随后,该电话被转接到一名自称是“花都区公安局陈警官”的男子处,该男子以其身份资料被不法分子盗用,开设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黑钱为由,要求将银行存款转至指定账号,以协助调查。1月6日至19日,梁某根据对方要求,前后几次将199.64万元转到对方账号,1月23日,其与朋友聊天时提及此事,才知上当受骗。
据中山市公安局介绍,在最近两个月的106名受害人中,30—59岁的共有60名,占被侵害人数的56.6%,是被侵害的高危人群。“这个年龄段的市民绝大多数曾购车、购房,身份信息被泄露的可能性大,也有一定积蓄,存在被侵害的客观条件。”中山市刑警支队办公室主任余秋彧说。
【提醒】6 种诈骗,市民要小心
从作案手法上分析,犯罪分子使用改号软件网络电话,冒充公检法机关,还故意要求被害人拨打114查询显示的号码是否是公安局号码等,令被害人深信不疑。接着就恐吓事主银行账号涉及洗黑钱要冻结,并提供所谓安全账户让事主转账。
据悉,此类诈骗手法最先是一些台湾籍犯罪团伙组织作案,现在多数为福建安溪籍犯罪团伙作案。余秋彧告诉记者,目前,电信诈骗犯罪在原有作案手法上手段不断翻新,主要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银行职员、熟人以及假称退税、中奖、转账汇款等6种诈骗方式,由于这类犯罪有较强的欺骗性,受害人易上当。
余秋彧说,犯罪分子屡屡得逞,提高广大市民防范意识,不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,是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当务之急。
【应对】警方开展为期2月专项行动
针对电信诈骗犯罪突出的情况,中山市公安局从即日起,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,力争短时间内侦破一批案件。
中山市刑警支队副支队长黄金辉表示,全市公安机关将开展“向群众发送防范电话诈骗短信”活动,并要求全市民警至少转发20条防诈骗短信。此外,公安局还将联合银行、电信、教育等部门,在各银行网点张贴警示海报,并印制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单张,深入社区分发给市民,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方位、立体式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。